怎樣選速凍食品?
發布日期:2015-3-24 點擊次數:1620
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,冷凍食品已越來越多地走進普通百姓的生活,速凍水產品、速凍畜禽肉、各種速凍蔬菜及速凍調理食品對人們已不再陌生。但對這類食品的衛生狀況及營養價值,很多人還存有不少疑慮。
首先,我們應該區分三個概念,即冷凍食品、速凍食品和一般凍結食品。我國1988年批準的《速凍食品技術規程》中規定,凍結溫度低于-30℃的食品稱為速凍食品,而凍結溫度在-18℃—-23℃的食品稱為冷凍食品。一般說來,冷凍過程中產生的冰晶是影響冷凍食品品質的主要因素,冷凍食品及速凍食品就是將經預處理過的食品,在30分鐘內迅速通過-1℃—-5℃的最大冰晶區,然后在低于-18℃的環境下保藏和運輸的食品。由于冷凍食品和速凍食品有很多共同之處,人們常;\統地稱之為“速凍食品”。 速凍食品必須滿足以下幾個條件: 1. 新鮮食品經前期處理而達到食品衛生標準; 2. 采用快速凍結方法冷凍,最好是通過速凍設備加工過的; 3. 配有符合要求的包裝和標簽。這些要求正是速凍食品和一般凍結食品的不同之處。 食品經過速凍加工,能降低食品基質中水分的活性,抑制微生物和許多酶的活性,降低各種化學、生化反應的速度,減緩食品腐爛變質速度,從而最大限度地保持了天然食品原有的新鮮程度、色澤、風味及營養成分,這也是速凍食品的特點所在。 當然,速凍加工對食品的各項品質仍有一定影響。蔬菜中的多種酶即使在低溫下也不易失活,而解凍后隨著溫度的升高,酶活性增強,會使食品變色,影響質量。食品在凍結的過程中,還會因降溫、局部脫水及酸堿度(PH值)改變而發生蛋白質變性。冷凍還能影響牛肉的嫩度。 冷凍食品的解凍方法如果不合理也會造成營養成分的損失。食品凍結后,體積膨脹率可達9%,其氣體膨脹率更大,因此融解速凍食品時,以溫度不高、緩慢融化為宜,否則將造成汁液流失,最好在0℃—10℃下完全融解。有些家庭對冷凍畜禽肉實行的“水漫解凍”,這樣也會造成汁液的大量流失。 冷凍食品的質量與凍結質量有很大關系。質量低劣的產品不但會影響其營養價值,有的還存在著一定的衛生問題。冷凍速率太慢、凍結溫度不夠低等均會造成食品細胞不同程度的破壞,從而造成營養成分的損失。生產和運輸過程中如果溫度不能達到要求,還會使食品的各種微生物滋生,使保存期限縮短。另外,冷凍用水的衛生、產品的外包裝等對產品的質量也有較大影響。 冷凍食品都有一定的保存期限,并不是放在冰箱里就可以“高枕無憂”。最好是家庭能對冰箱、冰柜定期做個“盤點”,及時清除“積壓”物資。如果春節時放進去的大蝦到國慶節才吃,那肯定燒出來的是“烏蝦”。消費者在選購時,應注意以下幾點: 1.食品是否有變軟的現象,如有變軟,則表示貯存溫度過高;當食品表面或包裝袋內附有許多霜時,表示食品已經反復凍結過,應避免購買。 2.由于速凍食品在制作過程中并未完全消毒滅菌,只是將食品中的致病菌活力降低,一旦環境溫度升高,很容易使病菌恢復活力。當食品反復解凍冷凍后,其品質開始變化,原有的營養成分、新鮮度、口感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。 3.應選購標有廠名、地址、電話、保存期且包裝完好的產品,一旦權益受到損害時,也能找到投訴對象,以免吃“啞巴虧”。 4.應選擇電力供應充足、有良好冷藏設備的商場或超市去購買速凍食品。 |